多个特大城市开放落户,多地“争抢人才”政策频出,背后影响有多大?
多个特大城市开放落户,多地“争抢人才”政策频出,背后影响有多大?
#多地“抢人”政策频出,影响多大#9月24日,“多个特大城市开放落户”的消息一度冲上微博热搜。最近很多特大城市纷纷开门落户,在各地“争抢人才”的背后,相关政策也会对房地产市场产生影响。
多地放宽落户条件
近日,郑州市公安局就《郑州市公安局关于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》公开征求意见,其中提出进一步放宽中心城区落户条件。凡在郑州市中心城区有合法稳定就业或合法稳定住所(含租赁)的,不受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限制。本人及共同居住的配偶、子女、父母,可以申请登记郑州市城镇居民户口。
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,2020年,郑州市常住人口增加397万人,增长46.07%,常住人口总数达到1260万人。同时,郑州所在的河南是全国户籍人口第一大省。在市场人士看来,未来郑州人口的增长空间还是很大的。
除了郑州,大连、济南、昆明等大城市也全面放开落户,部分城市祭出了“零门槛落户”的大招。例如,大连市人民政府近日发布关于全面放开落户条件的通知,全面放宽个人落户的学历和年龄限制。具有中等职业教育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、大中专在校学生、有社保缴纳记录、有合法产权的房屋均可落户。大连户籍人员的父母、配偶、子女也可以投靠落户,几乎实现了落户“零门槛”。
值得一提的是,一线城市部分地区也开始实施差别化入户政策。
例如,今年6月,广州正式出台《国家城乡一体化发展试验区广清结合部地区广州(片区)实施方案》,将在花都区、从化区、增城区建立有序的城乡迁移体系。其中包括进一步优化入户条件,降低城市落户门槛,构建分类弹性落户机制,坚持存量优先原则,逐步取消重点人群落户限制。此外,上海优化了早在2019年就开始实施的临港新区人才住房政策,将原来的购房资格确认函改为人才住房政策确认函,有效期增加了一倍,区域工作时间从“一年以上”缩短至3、6个月,这也意味着更多符合条件的人才有资格购房。
“抢人”政策频出
它是城市创新的核心要素,高素质人才的引进有助于提高城市竞争力。近年来,城市之间的“抢人”越来越激烈,城市根据发展规划调整落户政策,向各类人才抛出橄榄枝。在业内人士看来,“零门槛”落户只是开始,如何留人更为关键。真正比拼的是城市的综合实力。
如今新一线城市发展蓬勃,居住环境相对舒适,交通更加便利,生活成本更低,其人口虹吸效应更加明显。比如2021年,广东21个城市中,佛山人口增量最大,达到9.38万人,超过广州的7.03万人。东莞以5.32万的增幅位列第三,超过深圳4.78万。
今年7月,国家发改委发布《“十四五”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》,要求深化户籍制度改革,放开和放宽除部分特大城市以外的落户限制,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。全面取消市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落户限制,确保外来和本地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落户标准一视同仁。
全面放宽城区常住人口300万至500万的I类大城市落户条件。完善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特大城市积分落户政策,精简积分项目,确保社会保险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值占主体比例,鼓励取消年度落户额度限制。此外,很多城市也逐渐放宽了对非户籍人口的购房政策。近日,为进一步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,济南再次优化非济南户籍家庭购房条件。
针对限购政策,济南将“非本地户籍家庭近两年需在我市连续缴纳1年个人所得税或社会保险,大专及以上学历购房人已缴纳3个月社会保险方可购房”调整为“非本地户籍家庭在限购区域购房,须满足在本市连续缴纳6个月个人所得税或社会保险的条件;大专(高职)以上学历的购房者,需要累计缴纳3个月社保。”
激活更多购房需求?
目前市场对差别化的入户政策意见不一。有人认为从商品房的购买力来看,学术人才的增加一定会带来购买力,但这种影响在当期是看不见的。也有观点认为,差别化入户政策虽然不是针对楼市,但对市场是有利的,无形中化解了一部分人的“楼市限购”,放松叠加购房利率下调等调控措施,有助于激活更多购房需求。
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:“政策放松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,从金融到非金融政策,从三四线城市到一二线城市,调控方向明确,覆盖面更广。这种落户政策正好处于当前房地产政策放松的阶段,降低了购房门槛,购房意愿更容易释放,从而带动市场交易。”
严跃进也指出,“从城市化城市发展的角度来看,休闲定居是一个大的方向和趋势。政策宽松对市场和购房者都有积极作用,但要防止企业结汇投机或市场违规。”
广东省城市规划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表示:“目前的松绑政策明显减缓了对销售的刺激。目前楼市的主要问题是高房价下的供需错配。因为市场不看好未来楼市前景,购房意愿不足;新市民和中低收入者由于高房价和收入限制,无力支撑市场。”
相关文章:
- [社会民生]中建八局轨道公司西南分公司组织开展庆三八节系列活动
- [社会民生]榆林阳光医院怎么样?建立医疗质量保证体系
- [社会民生]【媒体邀约】 AWE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媒体邀约注册
- [社会民生]榆林阳光医院特邀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崔万寿教授2月19日莅临助力
- [社会民生]重庆九曲河停车场一体化项目开工建设
- [社会民生]中建八局轨道公司西南分公司开展冬“送温暖”慰问活动
- [社会民生]别人家的公司:连续6年,每年加薪3次,还有年终奖
- [社会民生]2023三峡柑橘“三峡壹號”全球上市发布会在上海成功举办
- [社会民生]榆林阳光医院好不好?24小时全天侯问诊服务
- [社会民生]壹号本,笔记本电脑,游戏机,电脑,笔记本,游戏
相关推荐:
- [生活旅游]宁夏新增2家4A级旅游景区、3家省级旅游度假区
- [社会民生]谐音梗?浙江父母避免和网红名字重名给儿子起名“李不尚书”
- [社会民生]吉林长春一餐厅火灾致17人死亡3人受伤,事故原因初步查明:瓶装液化气罐泄漏引发爆炸
- [智能汽车]蝴蝶效应显现,众多车企纷纷杀入“价格补贴战”!
- [社会民生]女子外卖乞讨鸭屁股喂狗得两斤 烤鸭店:金毛大,给的多
- [生活旅游]最早的进藏线路,唐蕃古道,沿途风光比肩109青藏线
- [社会民生]武汉一男子再婚后为降低孩子抚养费起诉5岁儿子 法院:驳回诉讼请求
- [精彩重庆]重庆市婚姻家庭社会工作“家和计划”项目开展 “穿越时空 让爱永恒”特色颁证仪式
- [社会民生]满地都是渣!南宁一大妈在超市买洋葱挨个剥皮减重 网友:剥开的是节操
- [社会民生]福建福州一所小学开设性教育课:男生上台学用卫生巾 很多网友不太理解
- 地震后甘宇失联17天中有9天淋雨引发感染且全身有多处骨折
- 姐姐难产离世,妹妹与姐夫重组家庭:只想要两个可怜的外甥有一个完整的童年
- 山东台风将大虾刮飞停在车窗上吸引围观:网友大呼天上不会掉馅饼,但虾会掉下来
- 男子将卧室改成卫生间被告,最终被法院要求恢复原状 专家解释
- 男子下车抽烟错过了发车妻子跪下哀求开门,工作人员虽于心不忍,却也是爱莫能助
- 3人一起花了4200多万全款“团”下156套公寓后遭停工,让业主们傻眼了
- 黑龙江1岁宝宝玩药粉,妈妈帮清洗全身被染紫,究竟是怎么回事?
- 多地要求“不得按食品销售槟榔” 媒体:槟榔产业之争还有三大疑问待解
- 国庆假期临近部分线路火车票已无余票,机票价格飙升,多地倡导就地过节
- 女子体内排出4.95米长的绦虫,看完之后网友慌了:潮汕生腌海鲜又火了 生吃要慎重